谈谈用户分类和互联网服务

前年在北京,我们逗一个朋友的小孩子,指着一个人说:“看,坏人!” 我们理解中的小孩子只会分别坏人和好人,也就是是只有好人和坏人之分。

很显然,我们的世界里并不是如此对人进行简单分类的。甚至我们很难具体将某一个人进行定性地分类。

站在互联网的角度,如果需要为用户提供某些服务,那么就必须明确地知道服务的用户是什么样的用户,也就不可避免地要限定用户范围,或者给用户分类。即使这些服务可能是面向所有人,但是为了推广,我们还是需要从一小部分用户开始入手,这也是所谓的核心用户或者第一批用户。而通常第一批用户对互联网服务是否能够获得成功至关重要。

用户分类不可避免,那么我们根据什么标准或者依据来划分用户呢?

其实标准和依据很多。譬如说,划分有车用户和无车用户,为有车用户提供汽车保养资讯或者自驾车出游计划资讯,为无车用户中有购车意向的用户提供汽车资讯、市场报价和车型对比服务。这就是一个用户分类。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其他所拥有的东西进行划分,又譬如有房和无房用户,有孩子和无孩子用户,等等。这个分类是以用户所拥有的物体作为分类依据的。

分类也可以按照用户兴趣的来划分。譬如,爱好读书用户和非好读书用户,爱好看电影用户和非爱好电影用户,爱好轮滑用户和非轮滑用户,爱好户外活动用户和非驴友用户。这种分类标准可以选择任何一中用户兴趣来划分,而通常这类的互联网服务是直接正对有某某兴趣的用户,而非此类兴趣的用户是没有所谓不爱好某某兴趣网站的。

分类还可以按照自身的情况来划分。譬如,性格安静的用户和性格活泼的用户,近视的用户和非近视的用户,肥胖的用户和瘦小的用户,高个子和矮个子,有某某症状的用户和非某某症状的用户,有自恋倾向和非自恋倾向的用户……

分类还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来划分。譬如,有社会交往需求的用户(未婚人士)和不需要过多交往的用户,有发牢骚需求的用户和非牢骚型用户,有放松神经减缓压力需求的用户和不需要放松压力的用户,有倾诉需求的用户和有倾听需求的用户,有查找东西需求的用户和发布解决方案的用户……其实用户的需求很多很多,有时候也会跟用户兴趣可能存在相互交叉。

分类也可以按照用户的职业或者社会定位来划分。譬如,学生用户(又分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老师,医生,工程师,办公室用户(又分不同行业的从业者)……只要存在某一个特定的人群在做同样一件事情,那么都可以按照这种依据来分类人群。

分类还可以按照用户的地理位置来划分。譬如,美国用户、法国用户、中国用户、……中国用户又分北京用户、上海用户、深圳用户……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分类还有很多种标准或依据,只要用心去定义,总可以用所给出的定义来进行人群分类。

我们谈的所有分类,都出于一个目的,就是为分类后的某一部分用户提供互联网服务。无论是PC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我们的用户出发点必需有一条就是他/她会用互联网。即上述的用户分类都是要和“互联网用户和非互联网用户”这个分类下的互联网用户有交集。

现在已经不是互联网的拓荒时代,更多时候,前面谈及的这些用户分类中的用户已经过于庞大或者早已经被巨头们的服务所涵盖,已经不适于现在的互联网初创企业了。所以我们定义的用户分类或者用户范围可能是几个用户分类的组合交集。譬如说用户范围定为上海市区的有车用户,又或者有认识陌生人需求的大学生,又或者上海的喜欢户外活动的用户……

通常一个互联网服务,如果能够正确定位到真实的用户范围,保证用户数量、密度和质量,确认服务能够给这些用户带来价值,那么这个互联网服务就有存在的生存空间。如果还能够提供发展途径使得用户范围的不断扩张,那就能够逐渐成长壮大,成立一个事业。

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个问题:是先确定一个用户范围,再去确定你所需要提供的服务呢?还是先有一个服务性质的主意,然后再来划定用户范围呢?

互联网走个一个圈用户的时期,或者说目前很多服务也还在不停的圈用户。而早期的圈用户时期,则是一个网站没有具体的细分范围,则是通过广告或者其他手段,尽可能地把用户拉过来,形成一定的用户规模,然后去谈投资谈发展。可以这样理解,当时一批互联网企业直接将所有上网用户定位自己的用户范围,而不择手段地发展。

当然早期的企业也有支撑下来,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慢慢地把这些用户进行分流或者分类,分到不同的站点上去。通常这个做法就是先圈了用户,然后再分析这些用户有什么需求或者想着如何给这些用户提供他们点价值,然后开发对应的网站。基本上这类新生的互联网服务都是用户驱动的。

目前更多的互联网服务则是反过来的,有实实在在的需求驱动,然后逐步形成相同需求的用户群体。譬如基于搜索需求和习惯的用户群体逐步成长,然后成就了Google。基于社交需求的用户群体从学生扩展到社会,从美国扩展到全世界,成就了Facebook。基于地理位置的分享需求,成就了Foursquare。基于手机移动功能增强的需求,成就了Apple App Store的发展……这类型的互联网则通过提供某一特定的功能,逐步成长并扩展用户群体,培养了用户习惯,使得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了这方面的需求,从而使得每一个人都在它的分类规则之下。这类型的互联网企业可以说是真正的互联网企业。

对于互联网创业而言,要挖掘如此一个能够扩展到所有用户或者大部分用户的服务或者需求,确实很难。即使有这样的天才想法,又如何真正将想法执行到实际中去,还需要很长时间的考验。作为一种实用主义观点,我们既要有能够将服务扩展到所有用户的主意想法,又要有从已有的用户划分中定位到特定的用户群体的做法。也就是是说前面的问题,没有答案,又或者说,每个创业者都有自己的答案。

划定什么样的用户群体,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划定什么样的用户群体。创业者必需考虑的问题,或者任何互联网企业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Posted in 人性剖析, 网络创业 | Leave a comment

工具网络化、服务化、社交化以及移动化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衍申一下,想要让工具走得更远,就得先看清楚工具将走向何方。所以今天谈一下工具的演变趋势。

工具的网络化

这个博客谈的工具多指计算机相关设备上的工具软件。而一开始计算机尚未进入互联网时代,所有的工具都是存在于单一计算机内。那个时候的工具软件多数都是实实在在的工具,譬如计算器、杀毒软件、WPS编辑器、内存优化大师、日历等等。通常这些工具都没有联网功能,也无需联网。

计算机进入互联网时代,除了新出现的互联网工具软件,譬如拨号工具、FlashGet/Ant下载工具、浏览器、QQ聊天软件等,还有就是将原有的工具加入联网功能,譬如杀毒软件加入在线升级病毒库,又或者加入自动升级功能,甚至是连操作系统都需要通过网络进行激活了。

这可以看作是工具的网络化进程。已有的工具加入网络更新同步、网络验证激活、网络认证等等。

工具的服务化

在单机时代,工具软件通常都是要靠卖拷贝来赚钱,有正版盗版的问题。在工具网络化之后,依旧有很多工具是靠卖拷贝的模式来赚钱,正版盗版则越来越严重了。渐渐则出现了另外一种模式,就是把工具当作一种服务,而通常服务的收费是按照使用时间或者使用次数抑或使用质量来收费的。譬如杀毒软件只能提供一年的时间供使用等。

一种服务化,就是基于已有的免费基础功能,提供一些增值服务来收费。这个模式就是大名鼎鼎的QQ成名立万的模式。

另外一种服务化,就是结合互联网,把工具直接做成一个网页,在网页上提供工具的功能,而通过其他途径来实现盈利,譬如通过卖广告的方式。Karoo Lark网页IM,可以说是工具的服务化。也就是把原本是即时通讯聊天软件搬到网页中,提供相同的聊天功能,通过投放广告的形式来实现盈利。

当然,也可以推出会员收费的方式。譬如MindMeister实际上是把一款用来记录思考过程的工具软件,改成可以在网页中直接运行的软件,并提供云端存储的功能,再按照会员费一年多少多少美金的方式获取收入。

目前互联上有不少这些工具。这些工具其实已经无论大小,功能多少,都差不多搬到了互联网上。这包括了类似Office软件的Google Docs,类似Photoshop图片编辑软件的photoshop.com等等。

工具服务化,已经流行了好几年,估计依旧会流行很多年。

工具的社交化

自从Facebook推出了Facebook Platform,整个互联网出现了一股SNS应用热。无论是小游戏,还是小应用,只要找到适合在好友之间传递的信息通道,都能够移植成为一个SNS应用。譬如这些工具有测试两人名字缘分或者两人名字PK的,也有的工具是提供转帖看贴的,也有提供买卖好友(游戏)的,也有记录流水帐的,也有黑灯瞎火蒙面聊的……数以万计的工具或者新SNS应用出现了。也成就了Facebook、开心、校内、51等SNS平台。

Twitter平台的出现也带来无数的应用,从客户端到分析工具到搜集搜索工具,工具开始依附在已有的平台上,而平台也需要众多的应用来丰富自身。

工具的社交化,是整个互联网兴起社交网络SNS的流行趋势。只要社交网络一直存在,那么就会一直有社交化的工具应用相伴左右。

工具的移动化

Apple的iPhone,带来了全新一代智能手机概念;而Apple的App Store则带来了移动设备上的工具移动化进程。几年下来,几十万iPhone应用,已经将PC/Mac时代的所有工具都搬到了手机设备上。而Apple不断推出更多款式的iPhone,也已推出两款iPad,丰富了硬件和软件,使得移动工具的生态系统已经建立起来。

Google的Android系统、微软的WP7,以及众多硬件厂家加盟,也使得在移动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当然竞争也带入越来越多的进步。

硬件方面的升级换代也带来了这个时代的新工具,譬如基于地理位置的众多工具(Foursquare、手机地图导航等),基于拍照分享的Instagram、Path等工具。移动领域方面的工具依旧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工具趋势总结

一步步说来,并不是说后续的工具某某化是前面的某某化的覆盖或者升级。即使工具的网络化已经在现今时代拥有非常激烈的竞争。譬如去年的3Q大战,两家公司为争夺客户端的桌面占有率,大打弹窗牌。其实两者争端就是为了所谓的电脑管家,而电脑管家只不过是一款电脑资源管理优化工具的网络化版本。两家公司大打出手,闹得整个中国沸腾了。

工具服务化,虽然不及工具社交化、工具移动化那么火了,但是其服务化的本质已经深入到后续的工具发展趋势之中了,很难区别出究竟是服务化了还是尚未服务化。

而工具的社交化和移动化,也没有明显的分界。社交应用可以做成移动设备上的应用,而移动化的工具应用,也可以形成自己的社交网络,或者通过现成的社交网络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功能。

工具四化之外的XX化?

上一篇的随想谈了一下,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或许时间会逐渐回答这个问题。

相信只要你有想法,工具就能走到你所想的地方。

Posted in 指指点点 | Leave a comment

随想:用户需求与下一代王者

在之前的《谁来拯救你的隐私》中谈到一个问题,用户为什么肯把其信息输入到系统中?其实就是这个信息能带给用户想要的功能。

用户想要什么,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我所开发的网页聊天工具Karoo Lark Web IM,则主要是针对那些被封了聊天端口的办公室用户,因为这些用户想要跟他们的朋友在上班的时候聊天保持联系,知道这些用户需求,满足他们,这就是工具的作用。

用户在Google上输入关键字查询,用户是想要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是获取相关信息。Google如果只得到一个或几个关键字,就要猜测用户究竟想要什么,然后最终提供给用户所想要的东西。如果Google逐渐收集用户使用情况,收集到用户更多信息,并得到更多用户的环境上下文,那么Google可能就能够非常精确地知道用户想要什么,进而给用户所想要的。

然而知道用户所想要的才给用户所想要的,并不能成为是下一代王者。人,有时候是一种懒惰动物。如果能够先于用户所想而提供配套服务,那么这才是王者工具服务。

如果你有一个朋友(无论是配偶还是女朋友朋友,无论是父母还是亲人朋友),他知道你后面几天要做什么,他就帮你把事情都打点好了,注意事项也列给你了,你再去做就顺心顺手了……这种朋友,绝对是极品朋友。真正如此极品的朋友是否在现实世界中存在,尚不得知。不过我个人认为,如果把有工具能够代替这中朋友,那么这个工具将无疑是下一代的王者。

个人工具服务过于单薄,单一工具要么成为平台中的一部分,要么自己发展成为平台。

iPhone是一个通讯工具,但是我们可以把Apple的App Store看作一个工具的平台。这个平台上有几十万到上百万的应用,几乎任何用户所想要的,在上面都已经有了。这就是平台。

QQ最开始的时候仅仅是一种聊天工具,而发展到现在它是一种平台。QQ已经功能扩展到包括邮箱、电脑官家、团购、校友、游戏、社区、空间等,QQ已经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平台。

Facebook则是最近几年兴起的基于社会关系的平台,也提供众多应用,只是这些应用都是基于用户之间的社会关系的。Twitter、Foursquare等也在朝着平台化的方向在发展。

传统平台主要是满足大众用户的需要,那么这些用户需求都被大众化了,缺少了个性化定制,同时也缺少二次API接口。个性化的意义在于所有的用户需求都是基于用户自己的,而平台系统上已经拥有或者收集了用户的资料,从而无论是用户目前的需求还是将来的需求,这个平台都能够通过算法知道,从而能够成为用户的智能帮手。对于已经拥有了上万种的应用的平台,平台系统如果能够选择符合用户本身的应用帮助用户得到用户真正想要的东西,这就是一种个性化。

有人称满足这种个性化需求的个性化平台是将来的发展方向。这是否就是下一代王者呢?

Google拥有了从关键字到想要答案的路径,而Facebook或QQ拥有了用户的社会关系图表,Foursquare拥有了用户的地理位置,Apple的iPhone或者Google的Android手机提供了随时随地的移动终端,……拥有了这些东西,但是还是缺点什么!

我们离下一个王者,还有多远呢?

Posted in 指指点点 | Leave a comment

从基于地理位置服务聊开来

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也就是基于地理位置服务。这个概念,去年火了一把。最近在和朋友探讨这个方面的移动应用,尚未有什么实质的结果,或许还需要一阵子的酝酿。

春节假期,去莫奇家玩,看到他家挂了两幅大地图,一副中国地图,一副世界地图。记得大概10多年前,他家就已经有了这两幅地图。当年高中毕业我们或许看着中国地图讨论如何从化州到广州,如果从广州到上海,或者到北京。现在我们的足迹已经跑过了北京上海,自然觉得中国已经没什么大的,感觉就是那么回事了。当然这10多年中,也已经有很多新东西出现了,也改变了很多事情。

2000年,我们还得买大地图来看。2002~2003年时候,我们要去哪里的新地方,可以在网上查地图(图行天下?)。2005年6月,Google地图(Google地球)发布,则完全改变了我们对周边世界的认识。我们可以从空中俯瞰我们居住的屋子、上班的楼宇,我们还可以到各个著名景点去看风景。Google还逐步推出Google Street View、Sketch Up等功能。2008年之后,通过移动网络和服务器端对接,整个地图都可以通过手机窗口快速地浏览定位;同时GPS的定位功能几乎成了智能手机的标配。2010年开始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如火如荼。

如果单单看2000年的一副地图,我们就只能看到那一点点的信息。然而,今天我们重新来审视地图的时候,我们发现那并不是一副地图,那地图上还包括了商家,还包括了用户在上面的消费评价,还包括了如何在地图上进行类似Check In的推广活动。地图已经不再是当年用来表示公路、分界线等的地图,而是逐步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世界。同时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介入则使得这个世界可以被握于手中。

题外话:有一个网站或者游戏叫Second Life,是一个虚拟的世界,里面可以盖房子,也可以搞活动。该网站火了一阵子,也有不少的跟风者。然后,几年过去后,已经听不见Second Life的声音。而现在则是越来越多现实生活中的活动都移植到了网络上,逛商场买东西变成了现在的网络购物,聚会打牌变成了现在的网上棋牌室,……或许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有待移植到网络上,但这将是肯定的方向。

地理位置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其实是一个上下文环境,而且这个上下文环境变化不大。譬如说我们所到之处不会很多,而且多数是日常性的,偶尔到个别的地方,也是可以合乎情理的。基于这个上下文环境,已有的网络服务,已经给我们带来很多功能了,也帮我们带来了很多价值。而且人们已经探索了不少的商业模式,结合这个上下文环境,使得服务是一个长久的而不可或缺的服务。

那么,我们的真实生活就是只有地理位置这么一个既是稳定的又是可以结合商用的上下文环境吗?

其实我们处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中,只是我们有时候太熟悉了,而不把这些上下文环境抽象出来。如果我们在做一件事,那么我们就是处在一个上下文环境中,这个上下文环境是所做的事情。譬如我正在写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关于地理位置的。在这个上下文环境中,我所需要的是关于LBS方面的知识和相关观点。基于事情的上下文环境的时间跨度通常是比较短的。一件事做完了,那么这个上下文就会消失;一旦上下文环境消失,那么再给我相关信息,我就会抛弃了。Google搜索基本上就是一个事情的上下文环境,用户的输入说明了用户要获得什么知识,去解决什么问题,而一旦问题解决了,那么我们就离开Google网站。再说,我们所处的关系网,其实也是一个上下文环境。譬如我的朋友,我的家人等等。这个上下文通常都是稳定不大变化的,而基于这个上下文环境,可以做的事情就非常多了。Facebook已经网罗了5亿地球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而中国的QQ则把所有年轻人的关系网都记录下了。很显然,这两家公司都是赚得盘满钵满。

回顾一下这些上下文环境,不外就是:Who Where What。什么人在哪里做什么!几个单词或者一句简单的话,就可以把上下文环境给概括了。当然这里面还得加入一个时间上下文环境,When。那么时间上下文环境,是否可以单独出来,成为一项产品吗?Google的Calendar算是这方面的产品吗?一般有说6W,另外两个W分别是Why和How。那么又有什么网络产品是关于这两个W的呢?如果说Google搜索是Search How for What,那么我们需要一个网络产品是Why for What的吗?如果说Where和其他W的组合是目前的LBS服务,那么我们是否还有其他组合的机会呢?

Googe Search:What为主的产品,以广告收入为主
Google Calendar:When为主的产品
Facebook & QQ:Who为主的产品,以广告收入和道具增值服务为主
Foursquare:Where为主的产品,以商家佣金为主
eHow:How为主的产品
Wikipedia & Quora:Why为主的产品

那么在回过头来看看,去W化的产品。

去What化的产品
去Who化的产品:
去Where化的产品:Groupon团购?
去When化的产品
去How化的产品:YouTube?
去Why化的产品

我们是否可以抛开6W上下文环境,另外去定义一些通用的上下文环境,继而引申更多有用的工具服务呢?这事一个有趣的话题,值得进一步去深入探讨。

Posted in 指指点点 | Leave a comment

创业氛围

看到一篇关于王兴的创业故事,跑到饭否@王兴看看,发现他抱怨他的一条关于创业博文的推荐很快就被别人转发了,说转发的人肯定没有看篇文章,我觉得王兴的抱怨肯定有原因,便去看了那篇博文,叫《Cult Creation》。我看了一两个小时,因事情被打断了,到了今天才重新接着看完这篇文章。看完了之后,我觉得我能理解王兴的抱怨。这么一篇文章,不仅仅是几个小时看完的事,那是实实在在创业过程中的反思以及经验,并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消化的。看了标题或匆匆滚动鼠标瞄过文章,就转发,那只能说是浮躁的表现。

Cult Creation的作者是Powerset的创始人,他总结如何创建和维护一个精英团队的。而即使Powerset最后以1亿美元卖给了微软(他认为的最坏情况),他的团队按人头算也是每人1百万美元。作者说到了如何招人,如何协调创始人和员工关系,如何形成公司的文化氛围,如何跟媒体打交道,如何跟开发社区保持良好合作等等。这篇文章确实值得仔细阅读和思考。

我的水平有限,我只能够就我所经历的事情做一些我自己的注解。

我很早的时候有思考考虑关于精英团队的事情,显然我那时希望加入精英团队。精英团队成员在Cult Creation中被称为Level A People。或许我不是精英分子,所以我那时希望加入精英团队;又或许我本已经在精英团队里,只是我没有觉悟认清我已在精英团队里面。到了后面,我自己也开始招人自己来组织团队的时候,就发现很多问题。以公司的条件,真正的牛人很少会投简历,而自己通过各方途径也未能找到牛人。而牛人真的投了简历过来,而且过来面试,或许觉得我没有魄力让他和我一块同事,又或者公司各方面不能满足他,也未必过来的。当然我最后还是招了好几个很好的同事,不敢说都是牛人,也是有牛人气质的。当然,我也有招人不慎事后带有歉意想要炒人的时候。而回想我面试所问所考察的事情,也不见得成熟。大体说,我一路走来也就是平庸的小领导。

还在公司的时候,有些人事让我在管理带团队方面有了进步,也有些方面让我觉得茫然而不知所措。当时或许很想一吐为快,但一年多之后的现在,我已经似乎忘记了很多所谓的具体经验教训,只剩下一些模糊的记忆。

公司在我一开始进去的时候,我觉得工作效率不高,或许跟工作流程(更新代码、编译代码、开发新代码等的流程),又或许跟整个公司形成的文化氛围有关。我觉得最大问题是一家公司经历了6、7年,还无法找到盈利模式,所有人做的事情还感觉是一种尝试,没有一个真正有效的绩效驱动,那么公司的效率就无法上去了。直到我3年多后最终离开公司,公司依旧无法真正找到盈利点。我离开时我算是公司的中层,但是我对公司抱有不少的迷茫感,我看不到我在这家公司的前景,我也看不到团队里其他同事的前景。

没有明确的前景,也就无法构建一个未来给员工。久而久之,有想法的员工选择了离开,也无法给予充分的挽留(真正的“挽留”应该在于平时给以员工的职业生涯前景,如果员工已经跟你说想离开了,那已经是晚了)。而我的迷茫我相信会被或多或少地传递给其他团队同事,所以我觉得在团队建设方面我无法起到一个坚挺的带领人作用。

离开上一家公司,我到北京加入北京的另外一个团队,呆了不足1个月,最后我离开了。同样也感觉到团队组建的各方各面问题。当然北京的团队依旧发展,而且也是获得大额投资,继续发展。后续的发展方向不是我当初加盟时的发展方向,这或许是我不继续呆在这个团队的原因。不过我现在想来,这个团队应该是真正一个团队了,绝对有凝聚力,做什么都行。

我回归上海,专注于我的Karoo Lark 网页聊天工具服务,一做也就又一年了。虽然发展大体如我所愿,然而我也越来越感觉到团队问题。不少朋友问起我做什么,说创业,但说不上创业团队。自己知道单人创业是一定要走到多人共同创业的道路上,然而如何组建团队,如何成立项目,如何起步都是让我日思夜想的问题。

往年我在公司里带团队,我有上层提供的目的,有资金和人员支持等,我可以不用操心。现在,我要理清楚我要做什么,项目是否可行,项目如何成功,项目的资金支持来自何方,而我如何找到我的团队,又或者我如何说服我的朋友加盟,我如何确保团队能够持久,我又如何确保我的团队做项目要比其他团队更优秀,换个说法是如何保证我的团队是个精英团队……每一个事情都是我的事情。

说回到创业氛围,以往有团队在,我显得缺乏经验去建设一个良好的团队精神、团队文化,所以显得团队很散。我有时也想如果我手上有项目,我能否还能让以前的同事再次成为同事。

……

王兴做了很几次的网络创业,从校内网、饭否网到美团网,一次又一次的创业坎坷,在团队方面肯定有很多经验教训,而他看到Powerset创始人关于团队建设的总结,估计会有很多反思。而这些反思也必须是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才会显得实在。

创业,团队是关键。

Posted in 网络创业 | Leave a comment

谁来拯救你的隐私(四)

上一篇隐私探讨已经说到隐私管理关键在于管理谁(人或者应用)是否获取用户某些方面的信息。

通常来说,单独一方面的信息是不能够构成隐私的。譬如我知道这个世界一定有很很多人叫“张琴”,又譬如我知道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个人的手机号码是13812312388,又譬如我知道一定有很多美女。显然这些我所知道的信息,没什么用处,不会构成隐私。

然后,如果这信息如果进行组合,那么就可能是一个隐私信息。譬如说,一个叫张琴的女孩子,她的手机号码是13812312388,她身材苗条,瓜子脸,长得很可爱漂亮。如果把这个发布到网络上,那么这个女孩子说不定被很多无聊男士骚扰了。这是不是有点涉及个人隐私了?

再进一步来说,张琴想卖掉一件女式旧自行车,那么她发帖留下了手机号码:本人有女式旧自行车一辆转手,请联系13812312388,张琴女士。这涉及个人隐私吗?

想想这几个例子,可以发现,只有将几项信息组合在一块,才能够使得信息完整有意义。而几个信息项组合得到的一整条信息,其中存在一项或多项能够决定信息是否属于隐私的范畴。譬如过说后面两条信息,都包含了姓名、性别、手机号码,而前面一条额外包含“可爱漂亮、脸蛋、身材”等信息,而后一条包括“拥有女式旧自行车待售”。由于前面一条信息对某些信息受群来说,存在进一步遐想空间,从而会导致涉及个人隐私泄露的嫌疑。而后面一条信息压根没人会进一步发挥想象力,从而使得整体信息失去隐私泄露的嫌疑。

继续扩展一下:

我张琴,手机号码是13812312388,身材苗条,瓜子脸,长得很可爱漂亮。手上有一辆女式旧自行车急需转手……

本人有女式旧自行车一辆转手,请联系13812312388,张琴女士。附:本人身材苗条,瓜子脸,长得很可爱漂亮。

下面来讨论,隐私管理的策略。

首先,需要确认每一个信息项的隐私管理。譬如,密码项,基本上这一项一旦跟其他用户信息(譬如用户名、身份证等)联系起来,就能够导致用户帐号不安全。又譬如个人长相、身体特征等,一旦和姓名等资料联系起来,也会导致隐私泄露。还有个人教育经历等,也可能带来个人信息的泄漏。

接着,需要确认多个信息项的隐私管理。如上面说的这几个信息组合可能导致隐私泄露。那么一个普通用户或者一个普通应用,就不能够直接访问这些信息的组合。譬如说一个应用或一份调查问卷主要做身高与教育经历统计分析,可以访问我的身高并知道我的最高教育经历,那么这两个信息项的组合可能在用户看来并没有侵犯用户的隐私,所以用户可以允许应用访问这些信息或者填写调查问卷。又譬如说,一个应用或者调查问卷试图收集一个人的手机号码和教育经历,那么用户可能考虑到该应用是否是一些教育培训机构试图收集和分析潜在用户,从而可能考虑拒绝这个应用的访问请求或者拒绝填写调查问卷。

还有,需要慎防泄露过多无关信息。过多信息泄露,就可能存在某些信息组合能够形成有用的信息,从而使得用户隐私泄露。海量信息挖掘就有分支对某几个不相关的信息进行组合进而挖掘出有用的信息来。譬如啤酒和尿布的组合挖掘,就是其中的一个案例。

总的来说,对不同的信息项有不同的隐私管理力度,同时不同的信息项组合,也有不同的管理。

那么在互联网的用户管理中该如何具体实施呢?下一篇将继续讨论。

Posted in 人性剖析 | Leave a comment

选择Web IM的一个解释

我一直在做的事情是Karoo Lark IM ( http://karoolark.com/ ),就是在浏览器中支持用户和他们在GtalkMSN、Yahoo、Facebook、AIM等网络上的朋友聊天保持联系。基本上,我这一年多来,将Karoo Lark IM作为我的主要业绩指数(所谓的KPI)。换一个简单的说法,我选择了以Web IM来创业。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互联网创业六大经典理论》。看的时候,对照我的Karoo Lark IM创业,觉得还算靠谱。这里和大家分享下。

鞋厂理论

世界上有无数家鞋厂,制造着各自的鞋子,销售给各自的客户。

把成本、产 品、服务、渠道、营销都做好,你就有机会超过现有的竞争对手。赚钱的生意,往往都是已经有很多人都在做的生意。如果某种生意只有你一个人在做,也许说明你 的生意没法赚钱,所以没人看得上。

在网络上,已经存在大大小小的Web IM服务,大的有Meebo、eBuddy,小的有ILoveIM、IMO等,差不多有二三十个。而Karoo Lark IM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需要和一堆的网站竞争,不过我坚信Karoo Lark IM在用户体验和成本等方面有竞争优势,从而可以逐步成长盈利。

杂货店理论

很多大型的卖场或公司,比如沃尔玛、八佰伴、麦当劳等,最初都是从一家小店起家的,从小蚂蚁逐渐做到巨无霸。

如果你经营一家小杂货店却一直亏钱,那么,如果有人帮你做到了7-11那样的全球连 锁,你会亏得更多。

Karoo Lark IM目前是一个小杂货店,用户不多,页面不多,功能不多。不过至少Karoo Lark IM没有在亏钱,还能赚些小头。如果机缘合适,这个Web IM能够扩大,我相信也能够保持与其规模的盈利。

户口本悖论

警察局有当地所有居民的户口档案,但是警察局能从中赚钱么?

有很多手持几百万注册用户的网站还看不到任何 赚钱的希望,而有些才几万人的小站却每天有稳健的现金入账。所以,如果赚不到钱的话,建议别再到处炫耀有xx百万用户了,搞那么多用户还不赚钱,只能证明 两个字:无能。

Karoo Lark IM的用户不多,但是还是能够赚点小钱的。而实际上经过几年的积累,系统积累了大概有几百万个头像共200多G的用户头像文件,可是这些数据却不能赚钱。

沸水理论

把水煮沸后,看上去热气腾腾,但水的总量不会增加,而且需要供热成本。

在网络上,当我们看到一群人的活跃是个漂亮数字的时候,应该 去看看每个人活跃的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价值。

Karoo Lark IM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不过从广告收入的统计数据看,有些地区的用户很多也很活跃,但是能够带来的收入却偏小。而类似欧美地区的广告收入即使用户基数小,也依旧有很好的收入。

Karoo Lark IM一直不在国内大陆推广,主要原因是国内用户能够带来的收入有限,而且这些活跃用户反而会耗用大部分的服务器资源。

热水器理论

有很多人愿意花钱购买热水器,也有很多人愿意花钱维修出故障的热水器。

很简单,因为人类有意愿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体验(包括但不限于洗澡),而热水器没有更廉价的替代品。

Karoo Lark IM的用户定位主要定位在办公室用户,也就是那些公司中禁止了Gtalk、MSN等的白领职工。办公室白领有很强烈的和朋友聊天保持联系的需求,而且通常他们都用Gtalk、MSN、Yahoo! Messenger或者Facebook Chat等。这些需求没有替代品,所以Web IM有其存在的市场。

油条铺现象

如果你去跟街上卖油条、卖煎饼的师傅聊一聊,你会发现他们每月的收入很稳定,有的甚至可以月入几万。

如果把“能够养活一家人”作为最低成功标准的话,那么大街上的普通人的创业成功率超过80%,而我们还用“创业九死一生、失败也正常”来安慰自 己的无能,真他妈窝囊!

Karoo Lark IM的创业,就是要从扎扎实实赚小钱开始的,从养活服务器到养活自己,再到养活他人,到养活一个公司,……

从这几个理论来回过头来看我这两三年所做的努力,觉得自己还算靠谱。

靠谱,或许可以作为Karoo Lark IM的一个解释或者一个注脚吧。

Posted in 网络创业 | Leave a comment

互联网掐架进行时

360和QQ正在掐架,事关隐私,可以说说。

首先,我现在用的这台机器没有安装360,而QQ和TM因为朋友的关系去年装了,少用得很,两三个月用一次就算多了吧。所以360和QQ掐架,对我一点儿影响都没有,我倒是乐得个围观。说中国人有个劣根,就是好围观。心里为这个劣根而感觉不安,就写几句吧。

晚 上我和我爸讨论中国参与的一些战争和争端,什么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苏交恶、中印边界争端,还有近几年的中日钓鱼岛争端等等。讨论是没有什么结论 的。我的观点是这些战争都是为了某些利益而战,如果硬说不上来什么正义不正义的。如果非得说,也只能说战争某一方可能在战争宣传上做得比较到位而已。我觉得所有的战争如果再过百年,其正义与否就不足一提了。纵观历史,无非是一国、一党或一小撮人为了某些利益而挑起战争。

360已有2亿装机 量,QQ有6亿装机量。QQ推安全产品(QQ管家),如果1/3用户接受安装,则市场占有率就超过360,所以360时刻警惕这一点。因为一旦市场占有率 被超过,那么360活着没什么问题,想笑傲江湖就不可能了。如果360的装机量再翻倍达到4亿,360如果推IM产品或者推类似扣扣保镖的产品,那么毋庸置疑会威胁QQ的市场。这就两家之争的根本利益所在。而像你我这样的一个用户在这里面只是占亿分之一的分量而已。

而争端所起的隐私扫描、扣扣绑架QQ、不正当竞争等等,只是战争的导火索而已。选择不同的导火索只是给自己发动战争制造一些所需的看似正义的宣传而已。无论这些宣传多么的漂亮,都无法抹去其中为自己宣传的成分。

每个公司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而其代表的利益,不论是用户的利益还是投资者的利益,都是合理的利益。利益的重新分配就无法说得上什么正义或非正义。而重新分配是要带来冲突,带来战争的。这是战争本质所在。

战争,要么双赢,要么两败俱伤,要么一方赢一方输。只不过是两者利益的重新分配而已。而每一个人看待一场战争,要么是关注是否伤及自身的心态,要么是无关己事的围观心态,要么是看怎么抓住机会赚一把金钱或名声的投机心态。

为自己的公司争取利益,无论是自己创建的公司、自己管理的公司还是自己所属的公司,都是必然的。暂且不管这些利益的正义与否,如果作为其中一员不去争取其利益,你就算不上是这个公司的一分子,犯了不义。所以战争如果一旦转为人身攻击,就显得无趣。譬如挑二战双方的单独将军出来说话,那么只有胜战将军才是好将军,根本没有正义可言。所以炒马化腾领补贴,周鸿祎之3721历史都是有点偏题了。

网上有喊,两家公司不应该伤害用户云云,哪次世界大战说不应该伤害老百姓的?

没有结果……

Posted in 指指点点 | 1 Comment

多即是少,少即是多

做网站,靠点子。点子很多,选择做哪个呢?或者已经做一个点子一段时间了,又有另外一个点子了,要不要改投精力到新点子上呢?如果评价点子主意呢?点子是面对大众用户的小部分人呢,还是面对小众用户的大部分人呢?是面对大众用户的收益大呢,还是面对小众用户的收益大呢?是面对大众用户能够聚集人气,还是面对小众用户能够聚集人气呢?是面对大众用户有足够发展空间,还是面对小众用户有足够发展空间呢?

目前我做的两个网站,一个是基本成型的Karoo Lark IM网页聊天服务,一个是还在开发中的我自个儿平台

Karoo Lark IM面对的是小众用户,主要是那些被公司网络限制了登录聊天网络的办公室用户。大部分公司都不会限制譬如Gtalk、MSN、Yahoo、Facebook Chat、AIM等这些聊天服务,只有极少数的被封用户会通过网页进行聊天。不过呢,即使这是一个小众市场,但是即时通讯是一个大众市场,所以这个小众用户的基数还是不小。基于网页即时通讯的技术,市场有两个家大公司,Meebo和eBuddy,都有几千万美元的市值。而我的Karoo Lark IM目前则还只是Meebo等大公司的千分之一,所以WeBuzz.IM即使只是存在于小众市场中,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自个儿平台,还处于开发阶段,用户定位和Facebook、Twitter、开心网等一样。不过这个平台,定位于高端用户,是那些深度互联网用户,那些追求严格隐私管理的用户。也因为定位如此,所以这个平台从设计层面就考虑这些用户的习惯和潜在要求。我做的这个网站,基本上大多数功能特性都是基于我自己这个典型用户的个人需要,而我是一个深度互联网用户,也希望有严格苛刻的隐私管理。这样我自个儿平台主要面对的是大众用户的小部分。虽然总的百分比很小,我相信还是有绝对数量很大的用户有我这样的需求,所以值得把服务做起来。

多即是少,少即是多。不能为了贪多而为多而多,也不能图少而为少不为。即使是小众用户,用心经营挖掘,也能够通过小众高端用户,将网站服务的价值发挥出来,传播出去。这是我坚信的一个建站原则。

Posted in 网络创业 | 2 Comments

谁来拯救你的隐私(三)

接着上一篇《谁来拯救你的隐私(二)》说了,我们不希望自绝于社会,需要提供一些隐私信息给信任的网络来获取某方面的服务,那么我们应该提供多少隐私信息呢?这就得说到隐私信息冗余及其功用的这个问题。

你注册一个帐号,通常会让你填写很多资料,于是你就填了。因为你填了不少资料,所以网站也正好可以提供信息管理的功能了。可是回头问一句,有必要填那么多资料吗?网站方面获取这些隐私信息有用吗?估计很多人都特烦填写那一大堆的资料。

举个例子说,很多帐号注册后,都有提供填写出生年月日的资料。可以这个资料对于用户来说有没必要提供呢?也就是用户向网站提供了生日信息,网站方面有没有因为这个信息额外为用户提供看得见的服务呢?有人说,有的网站会在生日这天给你发消息或者邮件提醒你这天生日。对不起,大部分网站都不会这样做;即使很少一部分网站这样做了,也不见得用户就接受这个服务。发个消息或者邮件,用户如果是过了生日再收到的,会不会觉得是垃圾信息呢?而且用户也可能觉得是个非常廉价的问候,也不觉得贴心。

当然,有的网站在生日资料上提供的服务不错的。譬如开心网上的生日礼物,大家偶尔送送,也是一种很好的朋友互动。如果继续提供相关应用,譬如根据生辰八字算两人是否相配,又或者干脆算算命运,又或者提醒你已经活了多少天了等等,那么用户觉得提供一个生日资料,获得不少乐趣,值得!

再说,性别这一项资料,估计很多网站在用户资料里面都存在,可是我还是要问,这性别对用户来说很重要吗?如果是朋友,那么不用你显示,他也知道到你是哪个。陌生人嘛,连网络上另一端是不是一条狗都无法确认的,更不提区分网络另外一端的性别真假了。我写个博客,博客服务商你问我性别干嘛,难道说我是女的,你就不允许我用下身写博吗?达人秀之刘伟还用脚弹钢琴哪!我收发个邮件,你也问我性别?难道说那个超大超重不允许接收发送?

不过如果能够基于性别提供一些有用的或者有趣的功能服务,譬如,根据已有的博客文章判定性别,并对比实际的性别,提出一些建议(譬如有道搜索提供的博客性别判定);又或者基于性别提供分析名字功能,看这个名字是否适合这个性别……那么我估计很多用户都会乐意提供性别隐私资料的。

不再举其他资料了,实际上太多网站都不多考虑地要求用户添加信息,而这些隐私信息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要么成为垃圾信息,要么成为隐私隐患被别有用意的他人窥视。实际上,多数网站都希望更多地掌握用户资料,并期望着有某一天可以通过挖掘这些海量的资料来谋求赚钱机会。譬如说知道这些用户的年龄、性别,想着给大家推什么样的广告才最赚钱。这些冗余的海量隐私信息从而一不小心成了这些公司或网站赚钱的基础。

我想,没有哪个用户愿意花时间填写额外的个人信息,却一无所获反而被人拿去赚钱了。那么,怎么样的一个隐私数据录入指导,才能够让广大用户放心呢?

我想,如果一个网站需要用户的一项(或多项)信息,则网站方应该指出该项信息能够在哪些用户可见的功能特性中有帮助。一来,网站方面的不需要做一些无用功夫去保存管理这些资料;二来,这也就不再浪费用户大量时间去填写这些无用的资料;三来,用户的隐私信息能够得到用户和网站服务提供方的双方重视,也能够提高大家对隐私管理的重视。

总的来说,多少个人隐私信息应该由网站提供的功能特性来决定,否则网站记录了冗余的隐私信息就或多或少地有窥探个人隐私或者利用隐私数据赚钱的倾向。这可以说是一种“作恶”的态度!

说了我们有必要用隐私数据换取服务,也说了我们应该防止冗余的隐私信息,那么我们基本上把隐私信息的产生和录入这两个环节也就都说到了。接下来一篇,我们将谈及已经录入的隐私信息该如何管理的问题,也就是哪些人或哪些应用可以看到或者利用这些信息,而哪些人或者哪些应用不应该看到或者利用这些信息。

Posted in 人性剖析 | 1 Comment